当前位置:首页 > 宜人物语 > 社会组织高质量运营与发展的探索实践

社会组织高质量运营与发展的探索实践
时闻: 2025-01-23 来源:北京宜和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发展研究院

社会组织高质量运营与发展的探索实践

北京宜和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发展研究院将发布针对社会组织高质量运营与发展的探索实践系列课程。解决社会组织在高质量运营与发展中会遇到的迫切问题、堵点、瓶颈。

作用地位认识不清

规范运营程度不高

核心竞争能力不够

员工团队激励不足

收入来源渠道不宽

品牌社会影响不强

image.png

一、社会组织职能化建设

--探讨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

 

社会组织的地位

image.png

社会组织的分类

登记的社会组织

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基金会

备案的社会组织

社区社会组织、群团基层组织、志愿组织

 

社会组织的属性

1、社会组织的共有属性

政治性、协商性、法治性

2、社会组织的分类属性

社会团体的代表性、社会服务机构的普惠性、基金会的保障性

。。。。。。

二、社会组织规范化建设

--探讨社会组织守法诚信合规运营的边际与要点

 

相关概念的理解

相关政策中,在党建工作领域,常用“新社会组织”,且多与“新经济组织”并用;在其他工作领域,特别是具体业务场景多用“社会组织”

《民法典》中,非营利法人包括了社会组织;捐助法人包括了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宗教活动场所法人不属于社会组织;社会服务机构不等同于民办非企业单位

 

政策要求的演进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加强和改进对各类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

党的十八大以来两办先后出台:《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关于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促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关于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总体方案》 、《关于促进工商联所属商会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探索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有效途径。鼓励有条件的地方、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支持基础研究。完善协商民主体系,丰富协商方式,健全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制度化平台,加强各种协商渠道协同配合。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

。。。。。。

三、社会组织专业化建设

--探讨社会组织特色核心竞争能力的挖掘与强化

 

专业化建设的内涵

image.png

社会组织的发展

2017年—2024年

1、整体数量2021年顶峰90.2万家,之后减量发展

2、社团数量:2020年顶峰37.5万家,“脱钩”后两年减量,近两年增量反超

3、民非数量2021年顶峰52.2万家,“双减”后连续减少,少子化将加剧

4、基金会数量:持续增加,但增幅在收窄,2024年0.97万家

 

专业化建设的意义

1、减量发展意味着社会组织必须转型高质量发展

2、高质量发展要求社会必须有核心竞争力

3、专业化建设是提升社会组织转型升级的最有效途径之一

4、核心竞争力是社会组织相较于经济组织取得优势的重要保障

。。。。。。

 

四、社会组织职业化建设

--探讨社会组织办事机构员工团队的管理与培养

 

职业化与专业化

团队建设

1、专业化是职业化的基础

2、职业化是专业化的促进

3、专业化推动实现职业化

 

社会组织的现状

1、政务素养成为必需,一岗多职已是常态

2、职业路径存在断点,社会了解认同不够

3、人少事多流动性大,职业人才极为稀缺

社会组织招人、留人、用人普遍存在困难

 

职业大典中的岗位

image.png

职业化的内涵

image.png

社会组织职业化建设是指通过内外部环境的营造,促使其办事机构员工在知识、技能、观念、思维、态度、心理等方面皆符合行业职业规范和岗位胜任标准的管理过程。

1、按需设岗、因岗设人、人事相宜

2、量化绩效、客观评价、有效激励

3、对标行业、形成优势、愉快胜任

。。。。。。